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修订)
成院教﹝2011﹞150号
毕业设计(论文)是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设计(研究)的程序和方法。为了使我校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范化,确保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定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
1 组织机构及职责
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主管教学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与各教学单位共同完成。
1.1 教务处职责:
1.1.1 组织和管理全校毕业设计(论文)。
1.1.2 研究、制定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条例。
1.1.3 审查各学院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
1.1.4 督促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检查。
1.1.5 组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
1.1.6 审阅各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组织经验交流。
1.2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
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院长或主管教学院长担任组长。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
1.2.1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制定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部署和安排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1.2.2 负责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和审题工作。
1.2.3 审批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人选。
1.2.4 检查本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解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2.5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各学院要认真进行总结。总结内容包括:各专业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过程中执行学校规定和要求的情况、工作特色和取得显著效果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并对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
1.3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
由与各专业有关的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委员会设立具有高级职称的主任一名,另设立秘书一名。
答辩委员会的职责:
1.3.1 确定参加答辩学生的资格,制定答辩工作计划,根据评分标准研究制定评分细则。
1.3.2 组织有一定水平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评阅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材料,给出评语。
1.3.3 负责组成各专业答辩小组,由答辩小组主持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定答辩成绩。
1.3.4 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成绩及答辩成绩,给出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2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2.1 选题原则:
2.1.1 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应选择能综合运用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课题。不能用课程设计代替毕业设计。
2.1.2 课题范围和深度应符合学生知识和实际技能的实际情况,工作量适度。尽量结合生产实际选题,以增强学生参加设计的真实感、责任感。
2.1.3 提倡不同专业(学科)相互结合,扩大专业面、开扩学生眼界。有利于加强或弥补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2.1.4 允许成绩好的学生自己提出题目,也可鼓励学生到生产部门收集课题。
2.2 选题、审题工作程序及要求
2.2.1 课题下达给学生前应经专业教研室审查(如题目的难度、工作量大小,指导方式及设计条件可行性等)、经教研室(系)主任审核签字后,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2.2.2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经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审批通过后,应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形式向学生下达。任务书必须认真填写,除提供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必要的内容、要求和应完成的工作外,还要拟定阶段工作进度,由多个学生共同完成的课题,应明确各个学生独立完成的工作内容。任务书须经教研室(系)审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组长审定签字。
2.2.3任务书一经审定,指导教师不得随意更改,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的,必须经教研室(系)同意,并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批准。
2.2.4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审题工作尽可能于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前一学期完成并落实到学生,以便学生及早考虑和准备。
3 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3.1 基本条件
3.1.1 应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能力,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责任心强,重视教书育人。
3.1.2 一般应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也可聘请少量有能力的初级职称教师担任,但须再聘请一名顾问。
3.1.3 每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原则上理工类不超过十人,文管艺术类不超过十五人。
3.1.4 指导教师确定后,应力求稳定。如因兼职或其它原因可能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影响者,不宜聘为指导教师。
3.2 职责
3.2.1 认真作好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准备工作。应了解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生情况,熟悉课题内容,对设计的重点、难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拟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计划。
3.2.2 编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及任务书,指导学生拟定毕业设计(论文)计划,指导学生调查研究,收集阅读有关的参考书和技术资料,帮助学生补充必须的知识,介绍设计(研究)方案及设计思想,对学生设计(思想)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
3.2.3 指导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给予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出现的问题。
3.2.4 在正式答辩之前,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全面细致的审阅,避免出现重大失误,经审阅后应给出评语,定出成绩,并指导学生准备答辩。
4 对学生的要求
4.1 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4.2 根据任务书要求,制定详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经指导教师审查后实施,主动接受指导教师指导,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进展情况。
4.3 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成果,否则作为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处理。
5 中期检查
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到第10周左右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和学校毕业设计(论文)专家组开展中期检查。检查采取院级自查和校级抽查两种方式。学院自查和校级抽查均采取直接与学生面谈和查看学生提供的毕业设计资料的形式。学院自查结果在院内公布;校级抽查结果由教务处向全校公布,并纳入学院教学管理评估考核的指标中。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责令有关学生和导师限期整改,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和教务处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检查内容:
5.1 有无擅自更改课题内容的情况;
5.2 有无擅自更换指导教师的情况;
5.3 有无课题工作量太大或不足的情况;
5.4 有无课题进展滞后的情况;
5.5 能否按期完成课题,有何困难,如何解决;
5.6 体现工作进展情况的所有支持材料,如电路图、程序和实验样品等。
6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
6.1 毕业答辩
6.1.1 每个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必须参加毕业答辩。各学院应开展公开答辩活动,以起到示范、交流和促进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的作用。
6.1.2 答辩首先由学生本人简述有关设计(研究)的思想、依据、方法和结论,并分析自己设计(研究)的优缺点,时间不超过十五分钟。然后由答辩委员会成员提问,学生当场答辩,答辩小组成员以及参加答辩的其他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有权对该设计(论文)所涉及到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设计(论文)的可行性等进行提问,提问范围、人次及时间由答辩主持人掌握。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控制在二十五分钟以内。
6.1.3 答辩委员会秘书应对答辩提问与学生的回答情况作简要记录,作为评定学生答辩成绩的依据。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质量及答辩情况进行书面评价,并签字备案。
6.1.4 教务处对每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5%的抽查工作。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各学院将被抽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全部资料及时交到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教务处将组织专家进行审核。
6.1.5 答辩未通过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
6.2 成绩评定
6.2.1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定。
6.2.2 学生的答辩成绩由参与答辩的委员会集体讨论,由每位成员打分后,取平均分为该学生的答辩成绩。
6.2.3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成绩、评阅教师评审成绩、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答辩委员会按4:3:3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
6.2.4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审定,掌握整体成绩的平衡(即优秀率不得超过10%,优良率不得超过65%)。
6.2.5 成绩评定应严肃、负责,力求准确。
7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保存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由各学院统一归档保存,保存期为五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另存一份送学校档案馆存档。
8 各学院可根据本学院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附件:
1、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2、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附件1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的
基本要求(试行)
第一条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社会实践问题的重要载体,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一次全面提升,也是考核和审定学生毕业资格的重要依据。
第二条 各二级学院可根据学科和专业的特点,在执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时,鼓励采用调研报告、医学临床实习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典型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创作等多种形式,重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题尽量源于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有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第三条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创作说明书等,应以规范格式撰写,其结构应包含封面、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与附录、致谢等,各二级学院应根据学科与专业的特点,可参考《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制定撰写规范。
第四条 以毕业论文形式呈现的成果,论文字数应不少于6000字;以毕业设计形式呈现的成果,如软件光盘、图纸等,应有毕业设计说明书、字数应不少于4000字;以毕业创作作品呈现的成果,如汇报演出、作品展示,应有录像、光盘、照片等反应作品的载体和毕业创作说明书,说明书字数应不少于2000字。
第五条 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形式可多样化。各二级学院可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确定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标准和答辩形式。
第六条 各二级学院在执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前,应将执行的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形式、质量标准、撰写规范、答辩形式等相关要求,经二级学院学术委员会通过,报教务处备案后,方可执行。
附件2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创作说明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调查研究、科学实验或工程设计,对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其撰写在参照国家、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及语法规范的同时,应遵照如下规范:
1.论文结构及写作要求
论文应包括题目、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
1.1 题 目
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论文题目一般中文题目不超过25个字,外文题目不超过15个实词,不使用标点符号,中外文题名应一致。标题中尽量不用英文缩写词,必须采用时,应使用本行业通用缩写词。
1.2 摘要与关键词
1.2.1 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为250个实词左右,外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一致。
1.2.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应在摘要中出现。
1.3 目 录
目录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
1.4 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4.1 绪论
绪论应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问题。
1.4.2 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1.4.3 结论(结果与分析)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应突出论文(设计)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若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则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等。
1.5 致 谢
向给予指导、合作、支持及协助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组织或个人致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
1.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为主。应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应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
1.7 附 录
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如公式的推导、程序流程图、图纸、数据表格等)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
2.书写及打印要求
2.1 论文书写
论文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210×297mm)复印纸打印。其中上边距25mm、下边距25mm、左边距25mm、右边距25mm、页眉15mm、页脚15mm。论文各章(包括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应另起一页,正文为宋体五号,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1.5倍行距。页眉内容统一为“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采用宋体小五号斜体字居右排写。
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Times New Roman小五号字体。摘要、关键词、目录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编排。
2.2 标题
题目使用小二号黑体,居中。
2.3 摘要与关键词
中、外文摘要与关键词单独成页置于目录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摘要、关键词题头均用五号黑体字,内容用五号宋体。关键词各词条间用分号“;”隔开。
2.4 目 录
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正文章、节题目、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目录编排最多使用三级目录(即:1……、1.1……、1.1.1……),二、三级目录相对前级目录右缩进一个汉字位置,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目录题头用四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
2.5 论文正文
2.5.1 章节及各章标题
章节标题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2.5.2 层次
层次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以少为宜。各层次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孤行)。层次代号格式要求参照表2-1和表2-2。
表2-1 理工科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
章 | 绪论(章标题可省略) | 居中,四号黑体 |
第1章□××××× | 居中,四号黑体 | |
节 | □□1.1□××××× | 空两格,小四号黑体 |
条 | □□1.1.1□××××× | 空两格,五号黑体 |
款 | □□1.1.1.1□××××× | 空两格,五号黑体 |
□□××××××××××××××××××××××××××××××× | 首行空两格,五号宋体 | |
项 | □□(1)×××× | 首行空两格,五号宋体 |
□□××××××××××××××××××××××××××××××× | 首行空两格,五号宋体 |
表2-2 文管经法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
章 | 绪论(章标题可省略) | 居中,四号黑体 |
第一章□××××× | 居中,四号黑体 | |
节 | □□(一)×××× | 空两格,小四号黑体 |
条 | □□1.××××× | 空两格,五号宋体 |
□□××××××××××××××××××××××××××××××× | 空两格,五号宋体(正文) | |
款 | □□(1)×××× | 空两格,五号宋体 |
□□××××××××××××××××××××××××××××××× | 空两格,五号宋体(正文) | |
项 | □□①××××× | 首行空两格,五号宋体 |
□□××××××××××××××××××××××××××××××× | 首行空两格,五号宋体(正文) |
2.6 参考文献
2.6.1 文献标识
论文正文中须标识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顺序用小五号字体标识,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上标)。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如:×××××[1];×××××[4,5];×××××[6-8]。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
论文中引用文献原文应加引号;若引用原意,文前用冒号或逗号,不用引号。较完整的长段引文应提行独立成段,即在冒号后另起一段。为区别正文,书写时整体缩进两格(首行相对正文缩进四格),采用楷体小五号字书写,引文头尾处不必再加引号。
2.6.2 书写格式
参考文献题头用黑体四号字居中排写。其后空一行写文献条目。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按论文引用顺序编排,文献编号顶格书写,加括号“[ ]”,其后空一格写作者名等内容。文字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常用参考文献编写规定如下:
著作图书类文献 —— [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翻译图书类文献 —— [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刊物类文献 —— [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会议类文献 —— [序号]□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位论文类文献 —— [序号]□学生姓名.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其中:文献作者为多人时,一般只列出3名作者,不同作者姓名间用逗号相隔。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将作者名的缩写置前,作者姓置后;学术刊物文献无卷号的可略去此项,直接写“年,(期)”。
2.7 公 式
原则上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并在公式后靠页面右边线标注,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附录2中的第一个公式为“(②-1)”等。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较长时在等号“=”或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书写于转行式前,不重复书写。公式中应注意分数线的长短(主、副分线严格区分),长分线与等号对齐。
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应给予注释,注释的转行应与破折号“——”后第一个字对齐,格式见下例:
式中 Mf —— 试样断裂前的最大扭矩(N·m);
θf —— 试样断裂时的单位长度上的相对扭转角
2.8 插 表
表格一般采取三线制,不加左、右边线,上、下底为粗实线(1磅),中间为细实线(0.75磅)。比较复杂的表格,可适当增加横线和竖线。
表序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排写,采用黑体小五号字。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到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宽度)。表内文字和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可采用通栏处理方式。
文法经管类论文,插表在表下一般根据需要可增列补充材料、注解、资料来源、某些指标的计算方法等。补充材料中中文文字用楷体小五号字,外文及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小五号字。
2.9 插 图
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
2.9.1 图题及图中说明
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图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与图题之间。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图题用黑体小五号字。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编号。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标识并置于分图之下。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采用揩体小五号字。
2.9.2 插图编排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应编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2.9.3 照片图
论文中照片图均应是原版照片粘贴,不得采用复印方式。照片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对显微组织类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2.10 附 录
附录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或“附录一”、“附录二”等,用四号黑体字居中排写,其后不加标点符号,空一行书写附录内容。附录内容文字字体字号参照正文要求。
附录1 摘要及关键词示例
题目(小二号黑体)
(空一行)
摘要(五号黑体):××××××。(内容五号宋体,200-300字)
关键词(五号黑体):×××;×××;×××(内容五号宋体,3-5个实词)
(空一行)
Title(小二号Time New Roman)
(空一行)
Abstract(五号黑体):××××××。(五号Times New Roman,200—300个实词)
Key words(五号黑体): ×××;×××;××××(五号Times New Roman,3-5个实词,)
附录2 目录示例
目□录
(空一行)
绪论····································································································································· 1
第1章□······························································································································· 3
1.1□····································································································································· 3
1.2□····································································································································· 3
1.2.1□····································································································································
1.2.2□·································································································································· 4
第2章□······························································································································· 5
2.1□····································································································································· 5
2.1.1□·································································································································· 5
2.1.2□·································································································································· 9
2.2□··································································································································· 11
第3章□····························································································································· 13
3.1□··································································································································· 13
3.2□··································································································································· 15
3.2.1□································································································································ 15
3.2.2□································································································································ 17
第4章□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1
附录3 参考文献示例
参考文献
(空一行)
[1] J. R. McDonnell, D. Wagen. Evolving Recurrent Perceptions for Time-Series Modeling. 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1994, 5(1): 24—38
[2] X. Yao. Evolutionary Artifitial Neural Networks. J. of Neural Systems. 1933,(4): 203-222
[3] S. Niwa, M. Suzuki and K. Kimura. Electrical Shock Absorber for Docking System in Space.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telligent Motion Control, Bogazici University, Istenbul. 1990: 825—830
[4] 林来兴.空间控制技术.宇航出版社,1992:25—42
[5] 吴葳,洪炳熔.自由浮游空间机器人捕捉目标的运动规划研究.中国第五届机器人学术会议论文集.哈尔滨,1997:75—80
[6] 谌颖.空间最优交会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 1992:8—13